顶级演技,怎么还没人吹爆她!_环球精选
啥叫真·神剧?
《漫长的季节》播完半月有余,热度一点不退。
(资料图片)
铺天盖地的网络造梗和深度扒剧之后,还掀起一波学术大讨论。
总之,不管评价如何,每个人都能从这部剧里找到自己的嗨点和痛点。
剧集质感和诚意是毋庸置疑的。
更多的高光时刻,给了三位东北老baby。
充满瑕疵的小人物,可笑却讨喜,最终在悲情的收束中道尽命运的唏嘘无常。
相较之下,东北老婶子的工具性更强,时代在她们身上碾压的伤痕被轻轻带过。
有限的发挥空间,反倒衬托了演员的强大。
比如 罗美素 ,就收获了全剧至高评价: 毫无表演痕迹 。
她病恹恹的,整天待在家,不是煮好饭菜等老公儿子回家,就是盘腿坐在炕上结毛线。
一个看不到自我的东北妇女——王响老婆,王阳妈,桑塔纳心脏支架拥有者。
她演的不是一个角色,而是我们身边无数个这样的女人。
缺乏戏剧性和个性的着墨,对表演实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稍不注意,这个角色就容易演“水”了。
可你看, 日常的静流之下,依旧有许多可以细细咂摸的微澜 。
就说餐桌上的家庭政治,美素并非是那个食物链底端的人。
王响惯会作威作福,她永远有下一句话呛回去;儿子不吃饭,她拿自己的病作为“要挟”。
看似毫无话语权,可她有自己的法子治他们,也懂得利用自己的弱势去调和父子矛盾。
美素是典型的传统妇女——还没学会做女人,就已经当了妻子和母亲。
对于丽茹,她嫉妒,也害怕。
嫉妒的是她的美貌,害怕的是她身上那股欲望和野心。
所以,她一方面嫌弃她“浪”,都不肯丈夫跟这位表妹多说几句话;一方面又担心别人占她便宜,流露出女人的同理心。
性魅力于她是个危险且不道德的东西,于是老实本分地主动割弃了这部分。
美素做了一辈子顺从的人,顺从社会对一个女人的期待,顺从这个时代要求的活法,可最后发现,它们都叫自己失望透顶。
最后,她选择自杀,用那团为家庭编织温暖和爱的毛线,扼死了自己。
这是一个顺从的女人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反抗。
本没啥爆点的角色可以激发我们内心如此丰富的感受,除了剧本打下的地基外,演员的表演也功不可没——
她让我们成功调动自身经验去共情这个人物。
谁都没想到,美素的扮演者 林晓杰 ,是一位常年混迹美剧圈的华裔女演员。
自身气质跟东北大婶毫无关系。
她上一部代表作,是名燥好莱坞的亚裔家庭片 《别告诉她》 。
尽管当时对她一无所知,还是一眼就留意到她:因为很少有华裔演员讲普通话讲得如此地道纯正,甚至还保留了一些东北乡音。
后来才知道,移民后的林晓杰一有空就回哈尔滨看望母亲,对故乡的风土民情并没有距离感。
故事里,她有个很男性化的名字——陆建,个性亦如名字一般强硬。
虽然身处纽约的中产公寓里,一个煮馄饨的小小细节,就暴露了中国母亲一贯的掌控欲。
先问你的意见,你说了她又否决,然后还是自己擅自做主。
演这段戏的过程中,林晓杰甚至没有抬头看“女儿”一眼,挠挠脖子,自顾自话,让这段戏有着 不着痕迹的生活感 。
婆婆确诊癌症晚期,一家人飞回东北老家,她既是呆在厨房打下手的传统儿媳,又是桌面上不好欺负的狠角色。
堂妹话里话外奚落他们:父母在,不远游。
其他人自觉理亏,只有她怼回去:那你还把儿子送去美国读书干嘛?
女儿跟奶奶感情深厚,得知她患癌后痛苦得控制不了表情,她看了甚至有些嫌弃。
因为她自己从来不是情感外露的人,哪怕父亲去世也绝不当众哭泣,因为她十分反感中国人表演孝道那套。
整部戏里,她一直扮演心肠硬、情绪稳定的成年人,可真正到了离开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流泪。
从这部戏已经能看出林晓杰的功力:
她演戏松弛、准确,哪怕演的是中外观众眼中的符号化形象,也可以用传神的细节,为人物注入生气和灵魂。
跟林晓杰同台竞技的 刘琳 也是典型 婶 系 演 员 。
请注意,并不是女演员老了就可以被称作婶系演员的。
她们通常长得不漂亮,因此没吃过什么外貌红利;演戏生活气息浓厚,看到她们你总会想到自己老家的姑姑、婶子或大姨。
比如《父母爱情》里的 德华 ,谁的童年都有这么一个姑姑似的。
未出嫁时,给哥嫂带孩子,对侄子侄女视若己出,只是不小心就会越界管太宽。
干活麻利,古道热肠,也有一副不饶人的嘴。
有她的地方就少不了热闹。
她身上有时代造成的局限性,也有着劳动妇女的质朴可爱以及旺盛的生命力。
你忍不住嫌她烦,可又打心眼儿里觉得,家里不能少她这个人。
与林晓杰比,刘琳唯一的劣势在于——因为太百搭,导致很多戏都爱用她,相较之下少了很多新鲜感。
这不,《漫长的季节》之后,又来了《龙城》和《外婆的新世界》,还是她最擅长的市井老婶子。
她演的角色,最大特点就是 毫无女性魅力 ——
大娘子自知没有做狐媚子的天分,德华苦恋老丁多年被伤透了心;
巧云迫于生计去维多利亚陪酒,年老色衰压根没有客户;淑芳被养子拉去直播,怎么扮丑都火不了,老姐妹一来就抢光她所有风头......
刘琳演的女配角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这些脱离了光环的女性身上有着普罗大众那些 卑微、窘迫、嫉妒的鲜活人性 。
这些女人大多命运坎坷,总被她们奉献的对象辜负。
生活中长期积蓄的委屈,让她们身上深具 破坏力和刺痛感 。
无论德华这样明亮的个性,还是周春红的满腹幽怨,都能窥见底层女性受到压抑的悲剧底色。
不管讨不讨喜,都能勾起人深深的共情。
《黑暗荣耀》的 大婶 ,为啥从那么多受害者的形象中脱颖而出?
原来整天挨打的女人,也爱笑,也可以是个开朗的人啊。
她那过于生活化的大婶味儿,在复仇的暗黑格调里,有种不合时宜的幽默感。
比如你在硬汉型犯罪剧里,绝无可能看到一个间谍随身带着鸡蛋充饥。
演员,某种意义上跟间谍是类似的,需要千变万化成别人认不出来的人。
她那随时能隐匿到普通人中间的气质,是做间谍也是做演员最大的天赋。
饰演大婶的廉慧兰,话剧演员出道,直到2016年才开始涉足影视圈。
什么叫剧抛脸?在此之前,你可能不记得自己在《鬼怪》《机智的医生生活》《82年生的金智英 》《少年法庭》等众多大爆作品里早已看过她的绿叶配角。
懂得 把技巧藏到角色背后 的演员,只要遇见肯雕琢她的导演,势必会一鸣惊人。
当大婶在夕阳下责怪破晚霞太过美丽,微笑着涂上文东恩送的大红色口红,目睹折磨她的丈夫的尸体又哭又笑......
廉慧兰没有浪费任何编剧任何一丝笔墨,抓住每场戏,为这个角色填筑血肉。
用微妙而内敛的表演,成功传达出女性那丰富到台词无法言传的情感世界。
越来越多的婶系演员,让我们对演技封神有了新的认识。
不是炸裂就好,演出静流之下的波澜才更难得。
不是大女主才配讲爱恨情仇,普通女人的欢笑与泪水反而杀伤力更大。
长相平平、上了年纪的她们,因为没有捷径可走,反而打开了女演员的无限可能性。
内娱看到了吗?老婶子们才是演技之光!
任何对颜值、番位、ip的迷信,在她们的表演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什么时候,内娱创作者愿意把高光多给到她们身上,我的眼睛才算得救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