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外长和印度国大党领导人互掐还扯上了中国
印度外长
拉胡尔本月早些时候在访问英国期间,发表了一系列攻击印人党政策的言论。据印度报业托拉斯18日报道,在印度海外大会英国分会组织的与印度社区的互动中,拉胡尔抨击苏杰生在一次采访中对中国的言论。“如果你注意到外交部长的声明,他说中国比我们强大得多。认为中国比我们强大,怎么能和它打架呢?这种想法的核心是懦弱。”
苏杰生对拉胡尔的上述言论迅速给予回击。他最近在《今日印度》周刊组织的活动上说,“作为一名印度公民,当我看到有人对中国羡慕不已,而对印度不屑一顾时,我感到很困扰。”对于拉胡尔指责苏杰生说印度“害怕中国”,后者回应称:“拉胡尔·甘地钦佩地谈论中国,并将这个国家描述为‘和谐’,他说中国是最大的制造国,还说‘印度制造’行不通。”“你可以对一个国家有自己的观点,但你不应该破坏民族士气。”
(资料图片)
对于拉胡尔和苏杰生的互相指责,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研究员林民旺认为,这本质上是印度国内党争的一种形式。明年印度将迎来大选,所以从现在开始,两党之争会愈加激烈。另一方面,林民旺觉得,莫迪政府在边界问题上给印度国内传递的信息是:进行了强硬的回应。但与此同时,他又与美国走近,搞经济“脱钩”。这让反对派质疑,印人党是不是在边界问题上“吃亏”了,所以现在才这么明显地倒向美国,迎合“印太战略”。反对派想借助这个话题,攻击莫迪和印人党,否定莫迪的强人形象。林民旺表示,对此,“我们中国不妨淡定视之,因为这在一定意义上首先还是印度的内政”。
美日印澳外长开会:QUAD要取代中国在"印太地区"位置
在没有联合声明的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于印度首都新德里落幕后,美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四国借机举办了一场“四边机制”(QUAD)外长会议。美联社等西方媒体报道称,在3日的会议中,四国外长几乎没有提到中国的名字,但会后发布的联合声明清楚表明,QUAD的存在就是为了取代中国在“印太地区”的位置。与此同时,声明就俄乌冲突达成了某种一致,称“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是不可接受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3日就有关问询表示,关于“四边机制”,中方已经多次表明立场。中方一贯认为有关国家应当多做有利于增进地区国家安全和互信、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事。
美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四国外长合影
联合声明暗指中国?
3日的QUAD外长会持续约1小时,美联社称,在会议中,四国外长坚称所谓的QUAD旨在通过加强非军事领域的合作促进自己的国家利益并改善其他国家的利益。四国外长还称,QUAD不寻求与中国发生冲突或与中国对抗,而是促进民主、善治、数字安全以及全球卫生和救灾合作。
会后,四国外长发表了联合声明。声明称,QUAD重申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重要性,“坚决支持自由、法治、主权和领土完整、和平解决争端而不诉诸武力或使用武力以及航行和飞越自由的原则,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企图,所有这些对印太地区及其他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至关重要”。声明还宣称,“我们对有争议地物的军事化、海岸警卫队船只和海上民兵的危险使用,以及破坏其他国家近海资源开采活动的努力表示严重关切。”
多家西方媒体报道认为,上述内容实际上指向中国。“尽管在公开活动中的立场有所缓和,且此次外长会的联合声明也并未点名提及中国,但其中仍包含着针对北京的强硬措辞。”彭博社称,声明中的内容呼应了美国长期以来对中国外交政策的“指责”。路透社认为,四国外长在声明中“毫不掩饰地抨击中国”,指责“中国加剧南海紧张局势的行动”,以及对该地区有争议领土的“军事化”。英国《卫报》也称,联合声明充斥着对中国的所谓“担忧”。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朱锋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QUAD外长会的基调与此前没有太多变化,美国仍将“印太地区”视为其全球安全战略的重点。朱锋表示,此次QUAD外长会的联合声明罔顾事实,试图将南海和东海的安全稳定问题歪曲为中国对国际秩序的“挑战”,有着明显的对华挑衅意味。“美国的图谋很明确,就是要把盟友和所谓的安全伙伴拉拢在一起,拼凑出小型的多边集团。”
或许是感到“心虚”,在出席QUAD外长会后举行的印度“瑞辛纳对话”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宣称,“我们的主张不是要对该地区的国家说‘你必须作出选择’。我们的提议是提供一个选择,一个积极的选择。”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也表示,“我更愿意考虑我们支持什么,而不是我们反对什么。”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3日在回答相关问题时强调,中方一贯认为,国家间开展合作应当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不应该搞排他封闭的“小圈子”。
没有直接提俄罗斯
除没有指名道姓地恶意抹黑和攻击中国外,此次QUAD外长会延续了前一日G20外长会对俄乌冲突的讨论。在联合声明中,四国外长称,乌克兰需根据包括《联合国宪章》在内的国际法实现全面、公正和持久的和平,并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关键词: